<th id="w4vnm"></th>
  • <th id="w4vnm"></th>

    <button id="w4vnm"></button>
  • <dd id="w4vnm"><center id="w4vnm"></center></dd>
    <th id="w4vnm"><pre id="w4vnm"></pre></th>

    數字報
    高要大灣鎮祿岸村 文化底蘊深 發力鄉村游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汽車沿著曲折狹窄的山路往云浮方向前行近20分鐘后,到達了高要區大灣鎮祿岸村,這里是西江河灣山凹之處,位于大灣鎮西北部,與云浮市思勞鎮以山為界。整個村山地面積廣闊,山清水秀,村民們歷來重視耕讀傳家,曾培育出一批進士、舉人,村中有多處古建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迴龍廟內乾隆六十年的大鐘。

    迴龍廟內乾隆六十年的大鐘。

    文/圖西江日報記者 賴小琴

    汽車沿著曲折狹窄的山路往云浮方向前行近20分鐘后,到達了高要區大灣鎮祿岸村,這里是西江河灣山凹之處,位于大灣鎮西北部,與云浮市思勞鎮以山為界。整個村山地面積廣闊,山清水秀,村民們歷來重視耕讀傳家,曾培育出一批進士、舉人,村中有多處古建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村內有多處文物古跡

    祿岸村據說開村于明朝洪武年間,清代道光年間的《高要縣志》記載其名為“陸岸村”,村中至今保留著多處文物古跡。

    在祿岸村龍塘村小組的祠堂內,高高的屋梁上有三塊木牌,除了有“禮本堂”的名稱外,另兩塊分別是貢元、貢士。貢元木牌上的落款已經完全看不清,貢士木牌上的落款日期是“道光丁亥七年二月”,即1827年2月。據了解,“禮本堂”既是祠堂,也是“龍塘書院”,昔日村中孩童都在此求學。龍塘村小組僅有幾戶人家,歷年來卻有多人走上教師崗位。

    祿岸村的迴龍廟,始建于清代初期,廟中墻上鑲嵌的多塊石碑記載著歷次重修的歷史,落款時間為嘉慶二十年的石碑上,還列出了當時的廟規,如“廟中不許聚匪聚賭”“過往客商不能趕路者只留一宿不得在此長歇”。廟中還保留著一口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大鐘。

    說起祿岸村的歷史底蘊,祿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陸金明很自豪。他介紹:“陸家山墓葬里埋葬的就是我們祖先,歷史上中舉人以上功名的祖先有一批,陸氏大宗祠到現在也是大灣鎮最大的一間宗祠。村內其他姓氏的宗祠也保存有古物件,很多都與功名有關。”

    陸家山墓葬是指后漢光祿大夫端州陸洲公與誥封一品夫人馮氏合葬墓,位于大灣鎮白丈棠華村,1537年由陸氏后裔從肇慶北嶺山搬遷到現址,是肇慶市不可移動文物。

    “藏”著民國時期建的教堂

    說起高要的教堂,許多人會想到位于大灣鎮的上清灣教堂。其實,在毗鄰龍塘村的黃洞村小組內,有一座構造更復雜、建得更高的教堂——圣家堂,因年代久遠、位置偏僻而較少人知。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一行沿著彎曲的道路來到被村民們稱為坪脊山的山坡腳下,抬頭就看見了教堂的頂部。村民提供的資料顯示,該教堂建于1918年,占地面積260平方米,整體磚木瓦結構,采用中西合并形式建造。

    黃洞村現有村民300多人,大部分信奉天主教,是高要區兩條教徒村之一。村民介紹,在19世紀70年代,黃洞村就由鄉紳引神父來傳教,并建有天主堂,查證《領洗薄》發現,在1891年村中就有小孩領洗入教。1918年間,本堂葡藉神父孫之靈在教友們的協助下,選址新建了圣家堂。解放后至文革期間,教堂曾經被村集體用作谷倉。1986年教堂經簡單維修后恢復正常使用,當年,經廣東省、肇慶市兩級宗教部門批準,高要縣宗教局同意設立其為寺觀教堂類天主教活動場所,正式對外開放。2004年4月又重新拆建。

    受疫情影響,教堂目前暫停開放。相比上清灣教堂的熱鬧,這里顯得十分寧靜。村民介紹,極少有外村人來參觀教堂。

    建設生態園發展鄉村旅游

    由于地處偏僻,山路曲折,歷史底蘊深厚的祿岸村經濟發展一直不如人意,許多村民外出工作,田地丟荒。隨著高要區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推進,該村也迎來了新發展機遇。

    龍塘村位于山腳,山間流水潺潺,泉水清澈甘甜,空氣清新。去年,廣東振朗農業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看中這里的天然優勢,著手開發建設龍塘農業旅游生態園。項目負責人王江介紹,生態園規劃總面積5000畝,以生態農業、研學、休閑康養為主,將會與科研機構合作,主要種植無糖大米,也會設置一些適合親子家庭參與的農業生產活動區域。

    沿著山間河流,項目方已建起蜿蜒曲折的,通往山坡上種植、游玩區域及餐廳等地的溯溪棧道,讓人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生態園計劃在今年勞動節開園迎客,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春節及平時周末,已有不少市民游客提前去體驗打卡這里的青山綠水。

    據了解,生態園在農業發展上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為發展方向,整合、盤活村中的撂荒地等資源,并雇傭村民工作。在旅游發展上,致力打造以天然鄉村特色地形地貌為基礎、體現綠色大健康理念的3A級旅游景區。“我們今年就會申請成為3A級景區。”王江介紹道。

    大灣鎮政府則希望通過生態園項目的建設,串聯起祿岸村的古建筑,打造“留得住客人”的鄉村旅游。比如重新整修連通生態園與圣家堂的山間小路,讓游客既能觀賞生態農業、自然景觀,也能到教堂打卡休閑,帶動祿岸村的經濟發展,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

    西江日報、西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西江日報”電子報,以及注明來源“西江日報”、“西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版權均屬西江網所有。凡是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鏈接、轉貼、編輯或其它方式發布。已經被本網授權的,使用時必須做到:(1)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作者信息“西江日報記者***”、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出處及作者。(2)如修改標題,必須注明原標題。(3)如果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
    2.
    本網未注明“來源:西江網”或“來源:西江日報”的作品信息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其它媒體、網站或個人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行負法律責任。擅自使用西江網名義轉載或盜用西江網名義發布信息,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3.
    如本網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名譽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
    聯系人:羅小姐、涂先生(電話:0758—2722284)
    詳細請瀏覽:http://www.libbymemorialcenter.com/about/copyright.shtml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事業單位

    粵ICP備09102757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本網站由肇慶市西江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Powered by CmsTop

    久久一本亚洲无码

    <th id="w4vnm"></th>
  • <th id="w4vnm"></th>

    <button id="w4vnm"></button>
  • <dd id="w4vnm"><center id="w4vnm"></center></dd>
    <th id="w4vnm"><pre id="w4vnm"></pr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