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w4vnm"></th>
  • <th id="w4vnm"></th>

    <button id="w4vnm"></button>
  • <dd id="w4vnm"><center id="w4vnm"></center></dd>
    <th id="w4vnm"><pre id="w4vnm"></pre></th>

    數字報
    “非遺少年說”省賽評選結果公布 肇慶18名(組)小主播獲獎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疍家糕的歷史與寓意》。

    講好非遺故事,傳承非遺文化,讓“青春力量”注入傳統文化。日前,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獲獎名單出爐,肇慶共有18名(組)參賽者榜上有名(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2名),約為獲獎名單公示總人數的1/4,是自該活動創辦以來,我市取得的最好成績。

    其中,《疍家糕的歷史與寓意》(周依凌)獲得一等獎,《古法造紙》(張真萍)、《探尋“古法造紙”的文化印記》(王筱悠、陶嘉龍)、《開筆破蒙,禮潤人生——德慶學宮開筆禮》(張家寧)、《端硯制作技藝》(謝甘霖、鄧皓藍)、《疍家糕制作技藝》(張曉萱)獲得二等獎。

    根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廣東省教育廳 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 少先隊廣東省工作委員會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關于開展2022年廣東省“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通知》(粵文旅非遺〔2022〕43號),按照客觀、公平、公正原則,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組織專家開展了評審工作,評出一等獎10個、二等獎20個和三等獎50個。

    為提前做好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預熱工作,在肇慶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的指導下,由肇慶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區)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動廣東非遺夢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等單位,于今年4月至6月舉辦首屆“非遺夢杯·肇慶非遺少年說”演講大賽。經過線上初賽、網絡投票、線下決賽,培育了百名“肇慶非遺小主播”,集中展示了肇慶非遺保護傳承成果。

    賽后,肇慶市文化館(肇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泛發動、指導并組織“百名肇慶非遺小主播”積極報名參加2022年廣東省“非遺少年說”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動,共同講好肇慶非遺故事,以此提升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知力、傳播力與文化自信。

    西江日報記者 李振昭 陳明紅

    西江日報、西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西江日報”電子報,以及注明來源“西江日報”、“西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版權均屬西江網所有。凡是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鏈接、轉貼、編輯或其它方式發布。已經被本網授權的,使用時必須做到:(1)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作者信息“西江日報記者***”、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出處及作者。(2)如修改標題,必須注明原標題。(3)如果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
    2.
    本網未注明“來源:西江網”或“來源:西江日報”的作品信息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其它媒體、網站或個人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行負法律責任。擅自使用西江網名義轉載或盜用西江網名義發布信息,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3.
    如本網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名譽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
    聯系人:羅小姐、涂先生(電話:0758—2722284)
    詳細請瀏覽:http://www.libbymemorialcenter.com/about/copyright.shtml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事業單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44120180040| 粵ICP備09102757號

    本網站由肇慶市西江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Powered by CmsTop

    久久一本亚洲无码

    <th id="w4vnm"></th>
  • <th id="w4vnm"></th>

    <button id="w4vnm"></button>
  • <dd id="w4vnm"><center id="w4vnm"></center></dd>
    <th id="w4vnm"><pre id="w4vnm"></pr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