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勇作品《 抵抗》
譚勇
譚勇,中國著名花鳥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求學期間,加入了嶺南畫派高奇峰門下的“民間畫會”,1938年考入徐悲鴻為主任的中央大學藝術系,任徐悲鴻的助教,作為徐悲鴻的入室弟子,與老師朝夕相隨,深受其稱贊和獎掖??谷諔馉帟r期,譚勇的畫作專以勞苦大眾為題材,徐悲鴻曾給以高度評價。60年來,譚勇教學與創作并舉,在藝術創作上,人稱“畫壇多面手”,長于人物山水畫,尤精花鳥,有“中華第一鴿”之譽;在美術教育方面,他為畫壇培養了一批有實力、有影響力的中青年畫家。
品學兼優得到徐悲鴻的贊賞
1918年,譚勇出生在廣東四會的高敦寨。童年生活,貧窮然而快樂。他常常和小伙伴在田野玩耍,驚奇于一草一木的美麗。他喜歡觀察民間匠人的工作,看到糖人、首飾之類的玩意兒在工匠的一敲一吹中逐漸成形,他總感覺有說不出的奇妙。
在祖父開的小百貨店里,譚勇迷上了“洋畫片”。他把畫片都收集起來,還找來紙和筆照著畫。在一筆一畫的游戲中,譚勇幼小的心靈萌發了對美術的興趣。
上學了,從小學到中學,譚勇的圖畫成績一直很優秀,他的美術天賦也在此時充分顯露出來。在廣州培桂中學,譚勇成了“培桂畫苑”的骨干;同時,他加入了嶺南畫派畫家黃少強創辦的“民間畫會”。課余,譚勇勤奮習畫,以身邊貧苦百姓的生活為題材,創作了大量作品。19歲時,譚勇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對于當時正在讀高三的譚勇來說,舉辦個人畫展,不只是一份自信,更是一種宣言。正如譚勇后來所說:“我從那時起,已經下定決心。畫畫是我一生的理想。”
1938年夏天,譚勇高中畢業。求學心切的他,奔赴桂林參加全國大學統一考試,并順利考取中央大學藝術系。譚勇很興奮,因為在中央大學藝術系擔任系主任的是他仰慕已久的大師徐悲鴻。在重慶上大學的日子,雖然清苦,譚勇卻終生難忘。在這里,他因品學兼優而深得徐悲鴻的贊賞,成為入室弟子;在這里,他得到了花鳥畫家張書旗和山水畫家黃君壁的指導,在藝術的天地間自由馳騁;在這里,他還結識了后來成為自己妻子的華采真,兩人不僅是生活上的伴侶,更是藝術上的知音。
畫藝日漸精進
當時中國畫壇,畫風陳腐守舊,以畫勞動人民為不雅。譚勇大膽創新,拿起畫筆表現抗戰時期的人民生活。重慶經常遭到日軍飛機狂轟濫炸,到處斷壁殘垣,人們流離失所,目睹此情此景,譚勇義憤填膺。他和華采真冒著空襲危險外出寫生,畫了許多反映重慶人民苦難生活的速寫。1942年,聯合國藝術展覽在重慶舉辦,譚勇入選兩幅畫作《忍看孤小對凄愴》《征衣密密縫》,作品以其深刻的現實性和成熟的技法,打動了現場觀眾。徐悲鴻看到譚勇的這兩幅作品后連聲稱好,當場貼條定購。這一年,譚勇畢業后留校任教,擔任徐悲鴻的助手。
跟隨徐悲鴻先生左右,耳濡目染,譚勇更加勤奮。他沉浸在創作的激情中,從早到晚,他不停工作。中午,他常常簡單地吃點東西,甚至只啃兩個烤紅薯,就回到教室繼續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譚勇的畫藝日漸精進。他的寫實主義作品《木工》獲得第三屆全國美展榮譽獎,人們對之贊嘆不已。
1945年,譚勇打算再次舉辦個人人物畫展。當時,徐悲鴻正在病中,聽說了這件事,十分高興。他坐在病榻之上,一幅幅翻看譚勇帶來的畫作,興奮地為畫展寫了序言:“二百年來中國繪畫之不振者,因畫中不見人物也。譚君勇獨能從生活中擷取新材,予中國畫以新面目,為之欣慰無極。”一年后,徐悲鴻前往北平就任藝專校長,出于教學需要,譚勇留在了中央大學。臨別時,徐悲鴻留贈一幅詠梅的書畫給譚勇,鼓勵他在美術創作中持之以恒、更上層樓。
筆耕畫壇60年
譚勇堅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原則,十分重視繪畫內容,筆下的人物、山水、花鳥都洋溢著時代的氣息,清新、活潑、令人振奮,催人向上。1953年,譚勇創作了山水畫長卷《佛子嶺水庫工地》,表現青山碧水之間,人們建設水庫的熱烈場面。這幅畫畫面宏闊,景物真切,意境新穎,令人耳目一新?!斗鹱訋X水庫工地》和譚勇第二年創作的《佛子嶺水庫》,分別被中國美術館和江蘇省美術館收藏,在國內產生了較大影響。
作為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譚勇創作了大量國畫佳作,同時也影響了60年來他教過的數以千計的學生。從1942年留校擔任徐悲鴻的助教起,譚勇先后執教于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研究生和外籍留學生導師,一生都沒有離開過教壇。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譚勇建立了系統而完整的國畫教學體系。他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在掌握美術創作技能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以畫猴出名的徐培晨、工筆花鳥畫家陸越子、工筆花鳥畫家袁牧等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中青年畫家都是譚勇的學生。畫壇60年,譚勇出版有《六環節論》《譚勇畫集》《花鳥畫教學》《花鳥畫法》,廣受畫界贊譽。
西江日報記者 袁麗娟整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